通 知 昆明國家糧食交易中心各位會員:根據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交易協調中心《關于恢復國家糧食云南交易中心聯網運營工作的函》要求,昆明國家糧食交易中心將于2020年5月18日恢復各項交易業務,根據要求5月15日前已在四川交易中心成交但未履約完畢的合同仍在四川交易中心完成履約。5月18日后云南省各項交易將在昆明國家糧食交易中心網站進行公布,請各位會員及時關注。網址:http://www.grainmarket.com.cn/centerweb/region/YN 昆明國家糧食交易中心2020年5月12日
瀏覽次數:
65
發布時間:
2020
-
05
-
12
臨近年末,我們一直擔心的最大利空“中美貿易談判達成協議”終于落地。雖然,兩國達成協議后,我國玉米現貨市場表現平靜(僅僅在東北產區和南方銷區出現10元/噸左右的降價),但隨之而來的我國政策性糧食定向邀標拍賣較常年提前啟動(通常拍賣在市場年度的次年4-5月份啟動,如2016年5月),農戶售糧進度不斷加快,未來中國批量進口美國谷物可能性提高,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彌漫市場。定向邀標拍賣如期舉行12月19日下午,國家政策性糧定向邀標拍賣會如期舉行。雖然,僅僅投放稻谷53.7萬噸、玉米22.3萬噸(傳聞競拍底價1400元/噸,實際1480元/噸),相關酒精企業受邀參加,此糧不流入市場,但此舉令市場擔憂約6000萬噸臨儲玉米庫存何時?何底價進行拍賣?同時,春節后是傳統的飼料消費淡季,面臨需求下降和供應趨增的局面,年后壓力可以想象,值得關注。農戶惜售心理有所改觀據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統計,截至12月10日,黑龍江、山東等11個主產區累計收購玉米2537萬噸,同比減少566萬噸。5日收購量(12月5日-10日)達到300萬噸以上,進度與去年同期水平基本持平。隨著春節臨近以及國內玉米市場價格穩中偏弱,不少農戶的惜售心理有所減弱,局地烘干塔繼續謹慎開工,但整體開工率有所增加。當然,12月中旬我國北方雨雪天氣不利于玉米外運,加之公路查超對于新糧上量存在一定影響,因此,農戶惜售心理緩解并不代表糧源供給能夠迅速增加。同時,下游買方短期需求相對增加,但中期建倉意愿不強導致市場天平開始傾向于買方。運輸問題引起市場關注據統計,近段時間我國北方主要港口玉米集港量持續下降。其中,錦州港內汽運和火車運輸量均下降至1萬噸以下,日集港量由上周2-3萬噸下降至1-2萬噸;鲅魚圈汽運日集港量最低僅2600噸,火車集港量快速從上周1萬噸下降至3000-4000噸,日集港總量從上周1-2萬噸下降至1萬噸以下。當前北方玉米集...
瀏覽次數:
59
發布時間:
2019
-
12
-
25
為提升國家糧食電子交易平臺服務能力和水平,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交易協調中心對國家糧食電子交易平臺的地儲系統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并于2019年12月12至13日在廣州市舉辦了國家糧食電子交易平臺系統升級業務培訓。昆明國家糧食交易中心積極組織業務骨干參加了培訓,為昆明國家糧食交易中心的系統升級做好了準備工作。并在返回單位后,及時在企業內部組織全體職工進行了培訓,要求全體職工熟練掌握新系統的使用方法,更好地為云南省的地方儲備糧輪換交易工作服務。
瀏覽次數:
61
發布時間:
2019
-
12
-
19
玉米上市量明顯增加 價格跌勢不止12月伊始,隨著主產區新糧上市量的明顯增加,國內玉米價格整體跌勢不止。一方面,在東北經歷了一輪雨雪天氣之后,農戶賣糧進度明顯加快;另一方面,華北持續高價吸引外地糧源不斷到貨,市場供給壓力逐漸顯現,其價格高位震蕩;此外,大麥和高粱進口量維持在近月偏高水平,一定程度上對南方銷區玉米價格形成威脅。具體分析如下:市場表現12月份,在“內憂外患“的背景下,國內玉米市場行情整體仍然呈現偏弱走勢。截止目前,黑龍江綏化加工企業國標三等玉米收購價1640-1650元/噸,與上周-持平;吉林松原收購價1670元/噸,四平收購價1700-1720元/噸,比上周下降10-20元/噸;遼寧鐵嶺收購價1740元/噸,比上周下降10元/噸;內蒙古通遼收購價1730元/噸,與上周持平。山東壽光加工企業國標二等玉米收購價1950-1960元/噸,德州收購價1920元/噸,均與上周持平。河北石家莊收購價1950元/噸,與上周持平;秦皇島收購價1840元/噸,比上周下降10元/噸;河南鶴壁收購價1850元/噸,與上周持平。錦州港14.5%水分國標二等玉米收購價1810-1820元/噸,比上周下降10元/噸;鲅魚圈港收購價1810-1820元/噸,與上周持平。廣東港15%水分散船國標二等玉米報價1980-2000元/噸,比上周下降10元/噸。影響因素因素一:玉米上市量明顯增加。近期農民售糧積極性明顯提高,主要原因是今年農民售糧進度明顯偏慢,元旦前后是東北農民傳統售糧高峰期;同時,華北本地玉米逐步降至16個水左右,春節前后華北自然干玉米也會逐步上市。華北和東北兩大主產區玉米上市量增加,預計后期玉米價格穩中偏弱。因素二:東北加工企業玉米日收購量增加。近期東北逐步進入農民售糧高峰期,深加工企業日收購量明顯增加,大多數企業日收購量3000~5000噸,部分企業接近1萬噸,以潮糧為主。由于建...
瀏覽次數:
64
發布時間:
2019
-
12
-
05
通 知 昆明國家糧食交易中心各位會員:根據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交易協調中心《關于恢復國家糧食云南交易中心聯網運營工作的函》要求,昆明國家糧食交易中心將于2020年5月18日恢復各項交易業務,根據要求5月15日前已在四川交易中心成交但未履約完畢的合同仍在四川交易中心完成履約。5月18日后云南省各項交易將在昆明國家糧食交易中心網站進行公布,請各位會員及時關注。網址:http://www.grainmarket.com.cn/centerweb/region/YN 昆明國家糧食交易中心2020年5月12日
發布時間:
2020
-
05
-
12
瀏覽次數:65
臨近年末,我們一直擔心的最大利空“中美貿易談判達成協議”終于落地。雖然,兩國達成協議后,我國玉米現貨市場表現平靜(僅僅在東北產區和南方銷區出現10元/噸左右的降價),但隨之而來的我國政策性糧食定向邀標拍賣較常年提前啟動(通常拍賣在市場年度的次年4-5月份啟動,如2016年5月),農戶售糧進度不斷加快,未來中國批量進口美國谷物可能性提高,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彌漫市場。定向邀標拍賣如期舉行12月19日下午,國家政策性糧定向邀標拍賣會如期舉行。雖然,僅僅投放稻谷53.7萬噸、玉米22.3萬噸(傳聞競拍底價1400元/噸,實際1480元/噸),相關酒精企業受邀參加,此糧不流入市場,但此舉令市場擔憂約6000萬噸臨儲玉米庫存何時?何底價進行拍賣?同時,春節后是傳統的飼料消費淡季,面臨需求下降和供應趨增的局面,年后壓力可以想象,值得關注。農戶惜售心理有所改觀據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統計,截至12月10日,黑龍江、山東等11個主產區累計收購玉米2537萬噸,同比減少566萬噸。5日收購量(12月5日-10日)達到300萬噸以上,進度與去年同期水平基本持平。隨著春節臨近以及國內玉米市場價格穩中偏弱,不少農戶的惜售心理有所減弱,局地烘干塔繼續謹慎開工,但整體開工率有所增加。當然,12月中旬我國北方雨雪天氣不利于玉米外運,加之公路查超對于新糧上量存在一定影響,因此,農戶惜售心理緩解并不代表糧源供給能夠...
發布時間:
2019
-
12
-
25
瀏覽次數:59
為提升國家糧食電子交易平臺服務能力和水平,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交易協調中心對國家糧食電子交易平臺的地儲系統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并于2019年12月12至13日在廣州市舉辦了國家糧食電子交易平臺系統升級業務培訓。昆明國家糧食交易中心積極組織業務骨干參加了培訓,為昆明國家糧食交易中心的系統升級做好了準備工作。并在返回單位后,及時在企業內部組織全體職工進行了培訓,要求全體職工熟練掌握新系統的使用方法,更好地為云南省的地方儲備糧輪換交易工作服務。
發布時間:
2019
-
12
-
19
瀏覽次數:61
玉米上市量明顯增加 價格跌勢不止12月伊始,隨著主產區新糧上市量的明顯增加,國內玉米價格整體跌勢不止。一方面,在東北經歷了一輪雨雪天氣之后,農戶賣糧進度明顯加快;另一方面,華北持續高價吸引外地糧源不斷到貨,市場供給壓力逐漸顯現,其價格高位震蕩;此外,大麥和高粱進口量維持在近月偏高水平,一定程度上對南方銷區玉米價格形成威脅。具體分析如下:市場表現12月份,在“內憂外患“的背景下,國內玉米市場行情整體仍然呈現偏弱走勢。截止目前,黑龍江綏化加工企業國標三等玉米收購價1640-1650元/噸,與上周-持平;吉林松原收購價1670元/噸,四平收購價1700-1720元/噸,比上周下降10-20元/噸;遼寧鐵嶺收購價1740元/噸,比上周下降10元/噸;內蒙古通遼收購價1730元/噸,與上周持平。山東壽光加工企業國標二等玉米收購價1950-1960元/噸,德州收購價1920元/噸,均與上周持平。河北石家莊收購價1950元/噸,與上周持平;秦皇島收購價1840元/噸,比上周下降10元/噸;河南鶴壁收購價1850元/噸,與上周持平。錦州港14.5%水分國標二等玉米收購價1810-1820元/噸,比上周下降10元/噸;鲅魚圈港收購價1810-1820元/噸,與上周持平。廣東港15%水分散船國標二等玉米報價1980-2000元/噸,比上周下降10元/噸。影響因素因素一:玉米上市量明顯增加。近期農民售糧...
發布時間:
2019
-
12
-
05
瀏覽次數:64
安徽省啟動2019年中晚稻最低收購價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你公司《關于在安徽省啟動2019年中晚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的請示》(中儲糧〔2019〕223號)收悉。根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等部門《關于印發小麥和稻谷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的通知》(國糧發〔2018〕99號)有關規定,經研究,同意自10月22日起在安徽省內符合條件的相關地區啟動2019年中晚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2019年10月21日(來源: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
發布時間:
2019
-
10
-
23
瀏覽次數:56
2019-09-27 10:02|來源:中華糧網|中大 |收藏分享到掃描到手機我國小麥市場發展歷程中,“政策市”由來已久。在小麥市場流通價格體系中,“托市收購”及“托市銷售”在收購與銷售端均有很強的話語權,對我國小麥市場影響舉足輕重。馬上進入10月,預計收購工作結束后,托市小麥銷售工作隨即進行。本期,來專門聊一聊托市小麥銷售政策的那些事兒。(一)基礎篇:1、托市小麥銷售是什么?想了解托市小麥銷售政策,必先了解小麥托市收購政策(全稱: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沒有收購,哪來的糧可賣。銷售政策與收購政策密不可分,可以說是收購政策的延伸。2006年,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保護農戶收益,維護種植積極性(此處省200字)等,我國小麥托市政策開始實施。托市收購的小麥,糧權歸國家。只收不賣,糧庫是放不下的,即使大建倉、擠擠放下了,久了也會陳化的。國家通過糧食批發市場進行公開拍賣、競價交易,將收購的托市小麥銷售出去。糧是收了,但要賣出去。簡單來說,這就是托市小麥的銷售。托市小麥的收購與銷售,2006年至今,轉眼已過14年。托市收購與托市銷售,一收一放,是流通鏈“收購-存儲-銷售”中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二者相輔相承,缺一不可。因其上不封頂的收購量、連續可控的銷售投放量,已成為影響我國小麥市場最重要的因素,沒有之一。(原因很簡單:請自行腦補超級大莊家的坐莊思路,PS:該莊家有用不完的錢、用不完的籌...
發布時間:
2019
-
09
-
27
瀏覽次數:67
2019-09-25 08:49|來源:中華糧網|中大 |收藏分享到掃描到手機 近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等八部門聯合下發《關于切實做好2019年秋糧收購工作的通知》,對今年秋糧收購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相關負責人就今年秋糧收購的相關情況做出詳細解讀。今年秋糧收購的整體形勢如何?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相關負責人:秋糧占全年糧食產量七成以上,涉及品種多、區域分布廣,收購時間跨度長、工作任務重。當前秋糧長勢總體良好,有望再獲豐收,做好秋糧收購工作,對保護種糧農民利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意義。今年秋糧收購形勢較為復雜,不確定因素較多,各地要切實加強監測分析和形勢研判,增強工作的前瞻性和預見性,未雨綢繆,有針對性地作出安排部署,盡早協調落實糧食收購資金、倉容和運力等保障措施,指導各類收購主體提前做好收糧場地、器材工具、人員培訓等準備工作,做到有備無患,確保秋糧收購起好步、開好局。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糧食收儲制度改革推進的背景下,針對今年的市場化收購,各地要如何落實?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相關負責人:市場化收購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然要求。各地要結合本地實際,多措并舉,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為各類主體入市收購創造良好條件,進一步搞活糧食流通,加快形成主體多元、渠道多樣、優糧優價的市場化收購新格局。一是,堅持“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
發布時間:
2019
-
09
-
25
瀏覽次數:65
保供應!萬噸中央儲備肉已投放市場2019-09-20 08:51|來源:中國經濟網|中大 |收藏分享到掃描到手機記者19日從商務部獲悉,該部門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部門,開展中央儲備肉投放工作,已向市場投放萬噸中央儲備肉。依據《緩解生豬市場價格周期性波動調控預案》,商務部會同相關部門共向市場投放中央儲備豬肉10000噸,增加豬肉市場供給,保障國慶節期間肉類供應。9月初,已向市場投放中央儲備牛肉2400噸,羊肉1900噸。當前,我國豬肉價格上漲較多,市場消費需求有所下降,肉類進口大幅增加,冷凍肉庫存保持較高水平,市場供應總體有保障。據商務部監測,近期豬肉價格漲幅趨緩,9月18日全國重點批發市場豬肉平均批發價格較前一日上漲0.1%,比9月10日上漲1.3%,日均漲幅比8月下旬回落0.8個百分點。下一步,商務部將繼續密切關注豬肉市場供求和價格變化情況,加強預測預警分析、強化產銷銜接,會同有關部門繼續適時投放中央儲備肉,保障豬肉市場供應。 ...
發布時間:
2019
-
09
-
23
瀏覽次數:52
樹立新糧食安全觀 牢牢端穩“飯碗”2019-09-19 07:51|來源:中華糧網|中大 |收藏分享到掃描到手機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夏糧總產量14174萬噸,比2018年增加293萬噸,增長2.1%。2019年秋糧播種面積也與上年基本持平,奠定了秋糧豐收的基礎。我國糧食生產基本實現了“中國糧食裝滿中國飯碗”,基本解決了14億人吃得飽的問題,但隨著生活水平提高、飲食結構變化,如何滿足更高要求的“口腹之欲”成為糧食安全的新內涵。理解糧食安全,要立足于全產業鏈的角度。在數量安全基礎上,保障安全食品基料生產,才能從源頭上保障食物安全。因此,必須在自然資源條件、環境基礎條件優越區域,優先布局安全食品基料生產基地。截至目前,黑龍江綠色食品認證面積已達7396萬畝,有機食品認證面積達650萬畝,其中歐盟標準有機食品認證面積165萬畝,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綠色食品原料基地。以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為原料的產品已經覆蓋全國各大主銷區,形成了“龍江食品原料基地牽動東北,綠色食品覆蓋全國”的基本格局,為東北地區優質農產品外銷闖出范本。通過建設類似的食品原料基地,形成區域布局合理、資源稟賦條件得以發揮、安全糧食原料穩定供給的基本格局,最終打造出了新糧食產業鏈安全的生產體系,黑龍江的探索經驗給人啟發。實踐糧食安全,要立足于統一開放的國內外兩個市場。這包含兩個層面...
發布時間:
2019
-
09
-
19
瀏覽次數:49
上周美豆振蕩下跌,帶動國內四級豆油延續之前的弱勢格局。截至上周五,四級豆油全國均價為5890元/噸,較前一周下跌80元/噸,但上周豆油降價后成交量有所放大,較前一周的11萬噸有所增加。庫存方面,上周豆油精煉產能略微放大至34.5萬噸,較前一周增加約8000噸。截至11月16日,全國豆油商業庫存為163萬噸,較上月同期的160萬噸增加約3萬噸,較去年同期的106萬噸增加57萬噸。相比去年,今年國內豆油成交量有所提升。同時,較低的豆油棕櫚油價差,導致豆油替代棕櫚油,擠占了棕櫚油市場消費。隨著本月美國農業部供需報告的落地,美豆延續振蕩格局,油脂也延續弱勢。當前市場關注的焦點從北美轉移至巴西和阿根廷天氣上,南美天氣炒作高峰期為12月至1月,當前NINO3.4區域海平面水溫距平指數持續低于-0.5℃,加劇了市場對拉尼娜氣候的擔憂,因為拉尼娜通常會導致巴西南部、阿根廷東北部干旱造成大豆減產。但當前巴西降水預報良好,且后期暫無威脅,阿根廷天氣溫度略偏高,降水暫時正常,預報未來兩周降水偏少。另外,印度上調了食用油脂的進口關稅,具體為棕櫚油毛油提升至30%,印度國內成本增加約112.63美元;精煉棕櫚油關稅提升至40%,成本提升約118.504美元;毛豆油提升至30%,成本提升約110.978美元;毛葵花籽油提升至25%,成本提升約104.03美元;毛菜籽油提升至25%,成本提升約113.3美元;精...
發布時間:
2017
-
11
-
20
瀏覽次數:70
我國糧棉價格政策的改革,現在的焦點是稻谷和小麥。理清了稻谷和小麥改革的思路,玉米、大豆和棉花問題,就可以一并解決。改革的目標,有三個:第一,解決市場平衡問題。這就是要解決過剩問題,解決進口過多問題,解決庫存太多導致的巨額財政負擔問題,解決保護價太高導致的產銷儲加不順暢和產品質量問題等;第二,確保糧食安全問題。這就是要確保不因為價格政策改革,引發國家糧食安全問題,在解決當前過剩的同時,確保未來糧食安全不出問題;第三,解決好農民收入問題。這就是要考慮改革對農民收入的影響,要找到一種適當的方式,給予農民補償,并且不影響市場定價,不影響市場配置資源,財政上要可控,還要簡便易行。解決這三個問題,需要三句話:讓市場發揮資源配置作用,解決眼前的供求平衡;讓政府發揮更好作用,保障未來的供求平衡;用脫鉤補貼方式,照顧農民收入。第一句話:讓市場發揮資源配置作用,解決眼前的供求平衡。這是改革的核心。具體可以借鑒美國 Loan rate 的做法,即:保留稻谷、小麥的最低收購價格政策框架,但要降低價格水平,降低到國內和國際市場價格之下??煽紤]降低到正常市場價格的80%左右,主要是起個托底作用,只有特殊情況下才啟用。如果做到了這一點,那么,庫存負擔問題就不復存在,各種合理的市場差價也就自然生成,購銷儲藏加工關系也就順暢了?,F有的庫存,可以慢慢消化。第二句話:讓政府發揮更好作用,保障未來的供求平衡。未...
發布時間:
2017
-
11
-
20
瀏覽次數:65
目前,全國秋收秋種接近尾聲,糧食生產穩中調優。據農業部農情調度,全國秋糧已收獲94.8%,進度同比基本持平。其中,中稻(一季稻)、玉米、大豆收獲基本結束,雙季晚稻收獲超七成。預計全年糧食產量保持在1.2萬億斤以上,小麥、稻谷產量略增,玉米繼續減少,雜糧雜豆等增加。目前,整體墑情適宜,秋冬播進展順利,全國已播冬小麥和冬油菜占比分別達到91.2%和89.6%。同時,養殖業生產總體向好,種養結合趨勢明顯。據農業部監測,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同比小幅下降,由于生產性能提高、出欄活重增加,豬肉供應有保障。蛋雞產能持續調整,10月份產蛋雞存欄較去年高位明顯回落,供求基本平衡。農牧結合糧改飼面積超過1000萬畝,肉牛、肉羊、奶牛養殖質量穩步提升。漁業綠色發展效果持續鞏固,前10月,國內水產品產量為5019萬噸,其中,海洋捕撈產量同比減少8.1%。稻田綜合種養面積增加至2400多萬畝。此外,新產業新業態發展勢頭迅猛,農村三產加快融合發展。據統計,1至9月份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出口交貨值同比分別增長8.1%、9.1%和6.3%,增速較上年同期分別提高3.4、5.2和3.1個百分點。農業與旅游、休閑、養老、文化等產業加快融合,體驗式、觀光型等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持續火爆?!盎ヂ摼W+”、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加速向農業滲透,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進入快速發展通道。(來源:中國經濟網)
發布時間:
2017
-
11
-
20
瀏覽次數:63